行业动态
杭州临平“公益金融大讲堂”旁听记
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提出的“五要五不”,为金融工作注入文化传承、向善向上的基因。浙商银行从社会价值向度重塑金融逻辑,深入践行善本金融,擎旗金融顾问制度,涌现出一批心系基层、勇担社责的金融顾问。官微以这批金融顾问为主角,讲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视角下的金融顾问制度实践,生动诠释“五要五不”深刻内涵。
金融是经济的血脉,肩负着为企业输送养分、助力续航的重任。而如何彰显金融的社会价值,让金融更加地“普惠”,切实赋能企业未来的发展,助力一方,这是从业30多年的金融老兵、省级金融顾问沈金方一直思考的课题。
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临平区,设有一家“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”,沈金方带领工作室内成员,策划建立“公益金融大讲堂”机制,为当地企业无偿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知识培训。
“融资”“并购”“供应链”……这些专业名词像一颗颗流星从企业家、创业者的耳边划过。对于许多人而言,这些词儿就像“熟悉的陌生人”。“谁不想跟上时代节奏呢,却苦于听得一知半解,不知该怎么做。”一名参与听课的企业主说道。
企业要想攻坚克难、抓住时代的机遇,首先就要掌握并抓住这些“流星”。让企业更好地了解金融、运用金融,有效规避金融风险,这便是“公益金融大讲堂”的初衷。
老板电器、春风动力等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是临平土生土长的上市公司,是临平人的骄傲。
中大型企业拥有专业的团队和成熟的资源,在市场上已经打响了知名度,也是金融机构们偏爱的服务对象。然而近几年,外部环境变幻莫测,内部产业体系调整,对成熟企业也提出了种种挑战,让众多有名的公司也因资金链断裂、市场策略失准等因素,发展受阻甚至折戟沉沙。
“公益金融大讲堂”的首期主题,便是“企业供应链如何借助金融赋能”,立刻吸引了区内20家头部制造企业的财务、销售负责人。
沈金方在讲堂中和大家聊到 ,在当前环境下,供应链的稳定,就是企业的生命线,如果供应链优化,就可以为企业降本增效。
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,与会者了解了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。同时,讲堂上分析了企业如何借助供应链金融扩大市场销售、控制回款风险、稳定上下游关系、构建良好生态圈等。
“这个视角很新,以前从来没听说过。”,一名参会的首席财务官表示,“金融和企业的供应链有这么多的结合点,供应链金融还能这么‘玩’。”另一名首席财务官则表示:“企业通常认为,一旦缺钱只能减少采购,没想到手里的应收账款,是能够最终靠一些金融创新工具去盘活的。”
“应收账款结算方式,是有大学问的。”沈金方继续分享,参会人员兴趣浓厚,提问互动十分踊跃。首期讲堂结束后,已有人关心,下一期讲什么,在何时。
在“资本寒冬”“消费萎缩”等大背景下,并购也是大企业整合优势资源,快速产业升级甚至切换赛道的重要路径。
后续,一场主题为“企业并购”的讲堂,同样让临平企业家印象非常深刻。这一次,工作室联合了浙江省并购联合会、临平区上市公司联合会等多方,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、中金公司、浙江金研事务所的专家顾问悉数到场,以“联合会诊”形式开展分享,与老板电器、铁流股份、万通智控、诺邦股份等临平区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做了深入的交流讨论。
“我们并购了以后取得了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,并且让我们的产品线更加完整。”上市公司的企业家们各自分享了并购的经验,有些公司通过并购取得了业绩增长、打开了国际市场,但也遇到了跨境团队融合等一系列问题。“找到与自身战略契合的企业是关键”“并购能带来高品质人才和技术资源,提升产业链水平,成功的关键是前期尽职调查和后期整合管理。只有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状况,才能制定合理方案,实现协同效应。”
作为长期资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中大规模的公司需要的不是基础的金融知识,而是精准地锁定痛点,以及对症下药的专业辅导。各类专题大讲堂的举办,不仅为临平区的中大规模的公司“融智”,也为他们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,帮企业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。
生物医药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时尚产业,临平的三大支柱产业,也是中小企业聚集的领域。
“小企业主,尤其是小微企业主,50%是销售出身,还有30%是技术出身,一般凭借对技术或资源的自信,选定业务方向后就创立了公司。”沈金方注意到,这些企业主往往是上手经营后,发现公司在发展壮大过程中,无可避免地涉及金融、财税、法律、人力等各个专业领域。“麻雀虽小,却也要五脏俱全。如果在这样一些方面缺乏提前谋划,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会成为企业的发展瓶颈,甚至影响生存!”
这些中小企业可能未及思考的问题,在“企业如何与银行打交道”的讲堂上,被沈金方一一拆解。
从当前银行与企业分别面临的挑战与机遇,到企业如何有效地与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明智的选择适宜的银行产品和服务,作为30多年的金融老兵,沈金方总是能从听众的视角出发,将专业问题转化得通俗易懂、循序渐进。
“企业的融资渠道,不只银行。”在主题为“融资租赁,不只是借钱”的讲堂里,浙银金租的金融顾问徐晶晶分享了融资租赁模式,打破公众认知中“金融服务=银行贷款”的单一理解。
2024年初,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和临平区小创园区联盟(简称“临创联盟”)协同临平区的各园区,连续举办多场活动。工作室之所以选定园区作为合作切入点,正是考虑到园区的链接属性和服务属性,通过服务园区,以点带面将金融服务带入区内企业。为助推入驻公司发展壮大,各大园区运营管理方积极性也很高,愿意围绕企业未来的发展“全生命周期”,推荐对接各类资源。
在沈金方的提议下,联盟各园区建立了“联络员制度”,通过园区指定的“金融联络员”为企业做好初步的诊断,并将企业的问题和需求推送到金融顾问工作室,再由工作室链接到能够给大家提供服务或处理问题的金融顾问。
在金融联络员的真诚沟通下,园区运营人员纷纷开讲真心话,“作为园区方,我们也想对企业做好服务,但我们也不懂金融”“部分银行普惠贷款门槛还是偏高”“没有抵押物,融资额度就偏低,满足不了企业需求”“金融理财产品眼花缭乱,复杂难解,企业不敢尝试”……
为此,一场面向园区运营方的“金融公益大讲堂”专场快速谋划起来。会上,专家分享了银企互动的基本知识和底层逻辑,分析拆解了企业“眼花缭乱、复杂难解”的多种融资渠道。
“联络员制度”的建立,逐渐让更多的园区企业了解到了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的职能和服务,科嘉生物、中概电力等科技公司纷纷前来拜访咨询,聚宏德科技、锐浩电器等企业通过联络员预约金融顾问上门沟通。
同时,为进一步赋能园区对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,提升企业入驻体验,工作室专门邀约了多名智慧园区科技厂商专家,分享了园区数字化管理新方案。
近期,“开投园区金融服务站”(正式揭牌,这是第一家正式入驻园区的金融顾问工作室站点, 金融顾问“走到了企业家门口”。
2024年尾,临平的冬天虽冷,当地金融顾问工作室内却依然火热,已不断有企业来问,来年有什么新活动、新安排。“不急功近利,不走”,临平区府办与临创联盟都对工作室成员们的付出表示了感谢与认可,全国各地也纷纷前来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进行学习。未来,工作室将继续陪伴临平区的企业成长、发展,持续办好“金融公益大讲堂”,迎接挑战,拥抱未来。